
現代家常版:用電子壓力鍋輕鬆做「Carnita墨西哥手撕豬」,搭配塔可皮更美味!
所長可能講古了一百次(誇飾法XD)辣椒這新世界的香料,是哥倫布迷航新大陸時,從美洲帶回歐洲的。
但所長有跟你們說過,現今在美洲大陸上很重要的肉品來源之一-豬隻,是從歐洲傳去美洲的嗎?
▶西班牙人帶來的飲食改變
墨西哥的飲食樣貌,是一場文化的融合與再造。
16世紀,一位名為艾爾南. 科特斯的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了阿茲特克帝國,也就是如今的墨西哥。
在沒有太多資源的狀況下,科斯特軍隊宰殺了他們從西班牙帶來的豬隻,
並利用了豬隻本身的油脂去浸煮豬肉,半炸半煮,
直到豬肉軟嫩到變成一碰就會分散的小碎肉。
再配合當時阿茲特克當地人做為主食的玉米餅、番茄等配料,成為了我們現今所熟知的,塔可 “taco” 的前身。
用這種方式烹煮出來的豬肉,被稱之為“carnita”,
在西班牙語是“小碎肉”的意思。
對比平日蛋白質攝取,
多半來自包夾在玉米餅內的胭脂蟲、豆子,
同時還受到歐洲天花病毒攻擊的阿茲特克人....
我為阿茲特克人默默地掬了一把同情淚.....QQ
如今去到墨西哥,
你還是能見到用這“豬油炸豬”傳統方式烹煮的墨西哥手撕豬。
用大只銅鍋放入與豬肉等重量的豬油加熱融化,
將大塊豬肉放入油鍋中煎炸到四面金黃,
再加入一些液體悶煮到豬肉軟爛....
嘿,你剛完成了一段歷史故事的見證!

▶Carnita 墨西哥手撕豬 :現代家常電子壓力鍋版
份量:
▎準備食材
-1.2公斤 整塊豬五花
-1/2顆洋蔥,切碎
-150ml柳橙汁,約2顆
▎使用香料
-6茶匙 食色 墨西哥塔可好朋友 香料
“墨西哥塔可好朋友”是專為美式肉醬玉米脆片、
墨西哥塔可肉所設計的墨西哥配方香料!
使用聞起來有巧克力香氣的墨西哥醃燻辣椒、奧勒岡、孜然等傳統墨西哥香料製作而成。
香氣逼人~

▎步驟
1.用廚房紙巾擦乾豬肉
2.將香料均勻塗抹在豬肉塊上
3.加熱平底鍋或油炸鍋,放入大量的豬油,
(但所長有些罪惡感,所以只放了一點點...橄欖油),把抹好香料的豬肉塊煎到四面上色
4.把豬肉轉移到壓力鍋內,放入洋蔥與柳橙汁,蓋蓋設定高壓燉煮1個小時又15分鐘。

5.出鍋後,喜歡有點脆脆口感的話,可以把豬肉撕小塊或切小塊,再拿回平底鍋上煎一下。
請注意如果煎過頭,豬肉會變乾!(所長這裡發生了豬肉煎乾這回事.....人不能貪心過頭,既要多汁又要脆皮XD)
6.壓力鍋內剩下的湯汁,可以稍微加熱收乾後作為淋醬使用。
7.放在塔可皮上,配上莎莎醬、酪梨、生洋蔥、淋醬、萊姆汁、與其他你喜歡的配料一起享用~

▶傳統墨西哥手撕豬做法
這道手撕豬如果不使用壓力鍋來做,
就要讓豬肉浸泡在銅鍋中,用豬油小火慢炸個30分鐘,
再加入熱騰騰的加味液體燉煮半炸個1小時。
重點是講究的人還會在燉煮最後的階段,加入豬皮覆蓋~
對,就是豬皮,讓整鍋料理看起來膠質油脂滿滿,
油亮金黃發光到你會以為你看到一整鍋的....
滷帶皮豬五花。
啊哈~
難怪所長的墨西哥朋友對於台灣的食物,都接受度蠻高的:P

▶美國與墨西哥的手撕豬的差異?
如果你記憶力不錯,
可能會記得所長在以前分享過一篇美式BBQ的手撕豬(pulled pork)食譜。
在中文世界,我們把二者都翻譯為手撕豬。
除了美式手撕豬使用美式BBQ香料、
墨西哥手撕豬使用墨西哥香料之外,
他們還差在哪裡呢?
答案是~
差在作法!
美國的pulled pork,是將抹上香料的大塊豬五花,用低溫慢烤8小時以上去達成豬肉與油脂融為一體的絲滑口感,用手一撕就開。
墨西哥的carnita, 是用豬油半炸半燉,把豬肉用油浸潤到多汁juicy,也是用手一撕就開。
這次所長分享的電子鍋版本,
由於沒膽大量地把油給催下去,所以這些“小碎肉”吃起來其實是沒有之前用烤箱低溫慢烤的美式手撕豬柔嫩的,而是要靠燉出來的豬油醬汁去把油給補回去。
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.....
我會,大概,勇敢地買下整盒豬油炸下去...吧?
....再多去跑幾圈。
想要購買食譜中的靈魂香料>> 食色天然香料研究所‖用香料讓你在餐桌環遊世界
文章撰寫:食色天然香料研究所 / 所長 FiFi
照片提供:食色天然香料研究所 / 所長 FiFi
責任編輯:林芊佑